又到了盛夏时节,骑单车穿梭在绿意盎然的小径上,看阳光透过细密的梧桐叶变成剪影。耳机里是《南海姑娘》,悠扬婉转,和蝉鸣一起清凉了夏天。

眼睛星样灿烂/眉似星月弯弯

穿着一件红色的纱笼/红得像她嘴上的槟榔

小李子禁不住问:我亲爱的南海姑娘,你辣么漂亮,怕不怕边上的菲律宾痴汉打你的歪主意?

作为打小就喜欢对着中国版图底端那片蓝蓝的区域发呆的骚年,小李子今天结合浅薄知识,力求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客观地聊聊我们可爱的南海。学识有限,如有纰漏,请务必指正。

“你裁与不裁,南海都是中国领土,从过去到未来。”

◆1

从“涨海崎头”到“万里石塘”:

你可能不知的南海及南海诸岛古称

我们都知道,九段线内的海域如今被称为“中国南海”。但你可能不知道,南海以及其中的群岛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名称,例如“涨海崎头”、“磁石”、“九乳螺洲”、“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等等。这些名称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对南海主权的历史延续性。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民就先后发现了西沙和南沙群岛,并在此开发经营。到了东汉,杨孚的《异物志》有这样一段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三国时期的《南州异物志》也如此记录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

所谓“涨海”其实就是南海,早期的中国人发现了南海涨退潮现象,以此称呼南海。而“磁石”指的是水下不深的暗礁和浅滩,船舶搁浅难脱,像被磁石吸住。古人尊重知识产权,应该不会出现“论文抄袭”,把二者结合来看,我们的祖先无疑是南海探索的鼻祖。

唐后,南海开发逐渐兴盛。中国人民在唐宋间已经常在西沙和南沙从事捕鱼业。宋元时代,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已分别被中国命名为“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南宋《诸蕃图》(年)记录了南海诸岛大致情况,而郑和航海图(年前后)将南海诸岛标记为“石塘”、“万里石塘屿”等。《元史》也有中国海军巡视“七星洲”(西沙)、“万里石塘”的记录。

《郑和航海图》中的南海部分

无论是上面哪一条,都比菲律宾外交部时常作为领土证据的“古老地图”(年)早得多。

此后,“石塘”和“长沙”的称谓被沿用。清《天下总舆图》(年、年)将“万里石塘”、“万里长沙”作为“大清中外”界限;《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将“万里石塘”列为广东省属府级行政单位。

及至民国时期,“南海”一词逐渐固定,并沿用至今。

时间

地图名称

朝代

绘制者

《诸蕃图》

南宋

赵汝适

~年

《郑和航海图》

郑和

《广舆图》

罗洪先

《四海总图》

陈伦炯

《中国外夷总图》

郑光祖

《海国图志》附图

魏源、林则徐

《环海全图》

王之春

中国历史上的部分南海地图一览。根据参考文献[1]整理而来

时间

地图名称

朝代

《天下总舆图》

《天下总舆图》

《直省海洋总图》

《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县厅地全图》

《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全图》

清朝时期出版的各种官方中国版图都明确将南海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根据参考文献[1]整理而来

◆2

曾为“十一段线”的南海断续线:

“九段线”的前世形态

在说起南海“九段线”的由来之前,小李子想先说说什么是“九段线”。

“九段线”其实是一种断续国界线画法,它是根据国际通行的国界线画法,由一条实质上和形式上统一的国界线组成的,表明了中国对南海海域的权益界限,即“海上国界线”。

目前国内外对“九段线”有不同称谓,其中“九条线”、“九条断续国界线”、“九条断续海域疆界线”等和“九段线”的意思基本一样。而“U形线”的叫法是因为“九段线”状如英文字母“U”。此外,我们也常将“九段线”定位为南海的岛屿归属线,即线内岛屿和附近海域归属中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九段线”为什么长这样呢?这是由于海域、河湖边界用断续线标识是国际地图学通行惯例。有兴趣的的小伙伴们可以看看地图,世界上还有同样标识的地方,例如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白令海峡。

地图上首次标明南海疆域线是在年。当时的民国地图学家根据清末的资料和记录,绘制了《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把南海用一条连续疆界线进行了标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中国版图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年民国地图学家又绘制了《中华疆界变迁图》,同样用连续疆界线划示南海。这条线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

~年间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法国非法占领了南沙群岛中的9座岛礁,并胡乱命名。民国政府非常不满,却因不了解被占岛礁的名称而无法及时进行抗议。于是民国政府迅速审定和公布南海各岛地名,在年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注南海诸岛名称。此后出版的地图中,南海诸岛开始被完整标绘,并在周围画明断续线。

年,地理学家白眉初绘制《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以国界线形式标明南海疆域,并标注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以示南海各岛也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这份地图将北纬4度附近的曾母暗沙确定为中国的最南端。

曾母暗沙从此走进中小学课本,成为考试题目“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是______”的正确答案。

左图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右图为南海疆域的放大图。转引自参考文献[1],蓝线为小李子添加。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的有关条文,中国政府在年无条件收回太平洋战争期间被日本占领的南海诸岛。当时的美、英对“南海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没有任何疑义。

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公布了《南海诸岛位置图》,正式开启南海的“十一段线篇章”。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一条西起中越边界北仑河口(广西东兴)、南至曾母暗沙、东至台湾东北的“十一段线”被清晰标明,南海诸群岛的整体名称和大部分岛礁的个体名称也得以明确标注。

《南海诸岛位置图》,南海疆域以“十一段线”标绘。

年国民政府出版《中国民国行政区域图》。在该图及附图《南海诸岛位置图》中,都明确画有“十一段线”。“十一段线”向世界公布后,国际社会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也没有国家进行外交交涉。

“十一段线”的原理是:界线是画在中国所属的各岛礁与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中点,也就是说,这条线到中国岛礁与到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距离是相等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所谓的“南海仲裁案”中菲律宾的帮凶越南,在20世纪六七十年间出版的各种地图都未将南沙群岛列进他们本国版图中,甚至在年以前的越南政府声明中还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如今的越南却在精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妄称对西沙和南沙拥有“主权”。

越南的嚣张,是地缘政治行为还是“基于史实”,一目了然。

◆3

断续线之外:

南海海域的连续线画法

在南海断续线日渐流行的同时,南海的连续线画法依旧存在,例如年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南海地图都采用了连续线画法。

这些地图仅仅是在画法上与断续线画法有所不同,除此之外与“十一段线”并无差别,其所包含的海域、岛礁、浅滩、暗沙等等完全一致,并同样标注了各群岛及大部分岛屿名称。

在《中国分省新图》中,南海海域被一条连续线标绘出来。

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图》同样采用了连续线画法。

◆4

不变的领土:

南海“九段线”的诞生与修订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出版的地图大都沿袭了南海的“十一段线”断续线画法。年,或出于当时中越友好的考量,国家规定去掉北部湾内的两段线,“九段线”由此诞生并沿用至今。

此后,国家通过科学技术测量方法,对南海断续线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但划线原理并未发生大变化,仍基于南海最外缘岛礁与邻国等距原则划定。无论新线旧线,所包围的南海岛礁是完全一致的。

年的南海“九段线”与年的“九段线”对比图,浅蓝色为新“九段线”。转引自参考文献[1]

而更确凿的南海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一部分的证据也不断涌现出来,例如最新一期ActaGographicaSinica(地理学报)上的一篇文献研究的结果显示,年的《南海诸岛位置图》所标绘的南海断续线具有明显依据中国的大陆架、大陆坡海底地形划界的特征。

中国南海海底数字地形图,颜色越深的地方表示海水越深。注:为了分析《南海诸岛位置图》()中的断续线的标绘依据,这幅图采用的是“十一段线”。引自参考文献[4]

◆5

蔚蓝南海:

你是我白天黑夜永不落的星

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看中国地图。我幻想自己展翅飞翔在蔚蓝的南海上,也常常因此傻笑发呆。或许是童年时北部湾一望无垠的蓝色给予了孩童太多期望,以至于关于南海的诸多记忆都成了记忆的烙印。

譬如第一次看到“曾母暗沙”这个有些奇怪的名字时,还以为是哪个人的曾祖母曾经去过那儿;第一次听到“U形线”这个词语时,莫名其妙地玩了一节课的回形针。

南海中成群结队出没的“飞旋海豚”。图片来自单之蔷的博客

如果失去了南海,我们今后还如何向子孙们吹牛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于我而言,关于蔚蓝南海的种种幻想,是我小时候白天黑夜永不落的漫天繁星。

从《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在曾母暗沙放置主权碑,到中国最小地级市三沙市的成立,再到不接受、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我们始终守护着国家权益。

年5月1日,《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一行三人在曾母暗沙放置了水晶主权碑。

至于菲律宾,当我们的《南海姑娘》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的时候,你们是否有编一曲《菲律宾海大娘》或者《苏禄海大叔》?我想那一定会流行的。

南海地名变迁以及南海“九段线”的由来都表明:所谓的“南海仲裁案”,你裁与不裁,南海都是中国领土。

从过去到未来,一直、永远。

-End-

参考文献

[1]张耀光,等.从地图看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进——中国南海九条断续国界线[J].地理科学,(9):Vol32.-.

[2]亚光舆地学社.中国地图集[M].上海:亚光舆地学社,.

[3]徐志良.民国海疆版图演变与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形成[J].太平洋学报,(4):92-97.

[4]唐盟,等.年中国南海断续线精准划定的地形依据[J].地理学报,(6):Vol.71.-.

[5]单之蔷.我来到了中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EB/OL].







































涓浗鏈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竴鍏遍渶瑕佸灏戦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uangxishengzx.com/gxmt/23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