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江东洲 来源:《探寻优秀的内涵--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批优秀专家风采录》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高洪 廖文华陈琴 高洪,男,汉族,中共党员,年生,广西柳州人。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历任柳州电视台技术部主任、柳州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兼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广播专业委员,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年主持完成广西有线数字电视和广西广播电台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及广西高品质电影鉴定审片室等重大工程项目,多个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先后主持完成《有线数字电视省、市、县三级贯通技术新体系》、《广播电台全域智能化台网》、《基于全局动态负载和CAS内容寻址技术的全媒体聚合发布平台》、《IP数字网络广播聚合服务平台及终端》、《一键式多功能热线安全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多格式高品质电影鉴定审片室》等项目,年被确定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不要看轻自己,相信自己可以、自己能行”。这些话出自高洪口中,正如其所获得的成果一样,每项科学技术从构想、产生到实际运用,都来自对“不可能”的挑战。 当人们每天享受着数字电视带来的各种便利时,当人们在上下班拥挤的车道上,聆听各种新闻广播资讯时,第一时间会想到这一切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的,科技创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可人们是否想到科技创新背后默默无闻的工作者呢?他们顶着精神上的压力,夜以继日地工作,小心翼翼地实验,到研究成果运用于生活各领域,这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谁想过呢?高洪,我国众多科技工作者之一,20多年来在广播电视技术的研发上默默耕耘。期间,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了许多技术性改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突破,并获得了多次国家级、自治区级的奖励。他以严谨求真的工作态度,敢于挑战的探索精神影响着周围,将志同道合的专业技术人员聚集一起成为自己的研发团队,准备着新一轮的技术突破。 与广播电视技术结缘——契机 兴趣是成功的导师。高洪中学时成绩非常优秀,对物理特别感兴趣,对各种物理实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个兴趣将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高考,人生的转折点,高洪以全校第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攻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怀揣着梦想,掀开了自己崭新的一页。 年高洪大学毕业后并没有直接从事广播电视技术研究,而是在中科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工作。岩溶地质研究是中国岩溶领域研究水平最权威的研究机构,其中,遥感应用技术广泛用于岩溶地质研究。在中科院溶岩地质研究所工作期间,高洪参加了遥感技术用于地球资源普查、植被分类、土地利用规划、农作物病虫害和作物产量调查、环境污染监测、大型建设工程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参与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模型设计项目还荣获地矿部科技三等奖。近九年的岩溶地质研究所工作生涯,对这个好奇心很强、喜欢各种新鲜事物、喜欢挑战的壮乡青年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他研究广播电视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年一个契机使高洪成为柳州电视台技术部主任,并逐渐成为广西广播电视技术的领头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理念 在广播电视技术研究中,高洪并不认为广西处于西南边陲,是欠发达地区就低人一等,他凭借自己和团队的努力,研发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项目,多个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动了广西广播电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年广西数字电视产业迅猛发展,高洪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率领团队主持完成全国首个《有线数字电视省、市、县三级贯通技术新体系》项目,实现系统全自动应急处理、终端智能升级等广电科技创新的历史突破。自主创新建成全国首个全省(区)统一的多级条件接收(CAS)、电子节目指南(EPG)、数据广播和综合运营支撑管理系统(BOSS)系统,实现全区统一业务处理、动态网络管理、数据集中处理、业务分级授权的数字电视新模式,对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此项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荣获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创新奖科技一等奖,这是广西广电系统在全国获得的第一个全国最高科技奖项,这项研究成果也荣获了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国家新型专利2项。 自年以来,高洪带领的团队在广播电视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快,每一项技术都“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成为高洪和他的团队的工作理念。他们敢于挑战,敢于打破现有思维和理论的束缚。年由高洪主持完成了《基于全局动态负载和CAS内容寻址技术的全媒体聚合发布平台》项目,该项目聚合音、图、文以及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资源,实现一站式跨屏多媒体信息发布、内容广播、网络直播、点播、互动交流、用户分享等特色应用,打造跨地区、跨行业的新媒体—“北部湾在线”,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年科技创新二等奖、自治区广电局科技创新一等奖。年主持完成的《广播电台全域智能化台网》项目,在国内率先实现广播电台全域(采集、制作、存储、播出、媒资)互联互通和全程全网,实现了电台全系统、全业务、全流程的实时统一监控和应急管理,形成可控可管的运营体系,突破了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发展的瓶颈,极大的提高了节目制作和安全播出的保障能力,使广西电台技术水平越居于全国同行领先水平,成为全国广播电台数字化标杆。此项目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年科技创新一等奖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发的多项核心技术被中央台、中国台等中央主要媒体单位采用,部分技术已被当作全国技术标准规范。年主持国内首个面向“三网融合”国家战略的《IP数字网络广播聚合服务平台及终端》项目,实现广播、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的融合和发展,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IP网络广播平台和终端收音机,支持个以上媒体播出频道。这个项目成果被国家级媒体所采用,荣获自治区广电局年科技创新一等奖,获国家新型专利1项,并得到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全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集体攻关下,高洪技术团队攻克了多个全国广播电视技术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保持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探索精神,坚定自己的创新理念,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服务广西、服务社会。 把超越进行到底 新媒体集声、图、动画等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同时又改进了用户的体验,已经和传统媒体形成有力的竞争。但是新媒体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充分发挥新媒体交互性、海量的功能,走全面与之融合之路,这才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以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介质优势,为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1、新闻采访技能融合的机遇。原本从事单一文字报道的记者,也可成为电视台和网站的摄像记者,可同时发回文字稿件、静态图片甚至录音录像,形成“一种内容,多种表现”的竞争手段。2、产品的数字化创新机遇。新媒体通过对新技术的运用,不断改造传统媒体的产品形态。新技术通过对传统媒体内容和形式的二次演绎,给用户带来了不同的体验。3、商业模式创新的机遇。“未来的媒体应是多形式的。”还是沿着这个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洪团队成功开发IP网络广播平台和终端收音机,支持个以上媒体播出频道。IP收音机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容量大,可管可控,安全性高,便于流程化管理。今年他们又紧盯移动互联网市场,开发出基于移动互联终端—“微路”客户端,横向实现微博、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专业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