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庆,广西优秀青年邮票设计师、插画师。从年设计“南宁六城区”手绘明信片一炮而红至今,邹庆已创作了几百幅有关广西物产风貌、人文建筑的插画或邮品,每一张手绘都凝结了无穷的想象力,也满载着一名画家对家乡的情感。 劳动最光荣 今年壮族“三月三”,许多集邮爱好者都注意到了一套名为“天籁壮音,鼓舞丰年”的明信片及信封,上面生动展现了壮族“三月三”,各地群众载歌载舞欢庆佳节的场景。画面上分布着“嘹歌”、“天琴”、“铜鼓”、“壮锦”等特色元素,喜庆氛围浓郁。 这是插画师邹庆联合中国邮政广西分公司,为纪念自治区成立60周年推出的一套纪念邮品,包含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明信片和信封,目前已发布的是汉族和壮族的主题产品。 邮票设计师插画师邹庆:壮族的话,我选用的是音乐的主题,在过“三月三”的时候听到的都是山歌。 壮乡萌画师:我与手绘的不解之缘 邹庆是地道的南宁妹子,从广西艺术学院广告设计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插图绘画和设计工作。不过,她真正被很多人熟悉是在年,和中国邮政广西分公司合作出版的《南宁六城区》的手绘明信片,精细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让这套明信片一炮而红。 对作品有态度:笔记很重要“口感”也能画出来 邹庆又陆续用手绘形式,帮助广西很多地市做出了独属于当地的邮票和邮册;许多商家也找到邹庆,希望通过她的手绘来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大伙儿理解的“依葫芦画瓢”、“打广告”不同,邹庆的手绘是充满灵魂的,从构图到线稿,色泽和质感的呈现,水彩和彩铅的交替运用,都为了让呈现更真实自然。 邹庆:像这一个是帮客户画了一个旱藕粉丝,收集它的文字资料,就知道我应该把它画成一个什么样的口感,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是可以表现出。上颜色的时候,必须要有它的透明的感觉。 翻看邹庆的创作笔记,广西的景点建筑、少数民族形象、节庆活动、风物特产,全都跃然纸上。恭城月柿、巴马小香猪、钦州海鸭蛋,每一个细节都活灵活现,有时为了呈现一个贵妃芒渐变的颜色,她用不同画笔反复实验几十次,为了画好一个建筑的纹饰,她会到现场拍很多照片,回去后放大细细磋磨。 邹庆:我的画作,就是我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元素比较多。就意味着我要去学习很多民族的知识,并且去积累它,因为我们单是一个民族,它就有很多支系,那就意味着它的服装服饰,还有它的民族节庆,一些道具乐器都不一样。 邹庆:希望做出更多传承壮乡文化的文创产品 在不断创作和发现的过程中,邹庆对家乡的自豪和热爱越发深厚。 年,邹庆为亚邮展广西展区设计了全新形象的“铜鼓娃娃”明信片; 年年底,南宁地铁一号线开通,邹庆又着力打造了“壮乡地铁”的手绘明信片; 年,邹庆受邀设计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特种邮票,并参与绘制与“一带一路”主题相关的邮册,在这里,她仍旧没忘记那些她深爱的广西元素:合浦出海的大木船,广西三个互联互通的“保税区”,不断扩展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邹庆说,用画笔描绘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她心里满满的喜悦和自豪。 记者 游芸刘英杰实习胡田田 编辑 王诗筠 校对 蒙宛若 责编 李羽 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媒体出品 更多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