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语音教具就能让英语学习活色生香;一个因数据而生的强大系统,眨眨眼的功夫就可轻松洞悉每次考试的真正价值;一款人机交互软件就能颠覆传统课堂,让老师、学生、家长实现生态互动,彻底告别压力山大的“背、记、考”时代。这不是梦中呓语也不是镜花水月,而是记者在走进北海、来宾、柳州三市多所中小学校园内真实所见的课堂实景。这些令人大开眼界的教育信息化“智”造神器,均来自于科大讯飞。 合浦县沙岗初级中学某班级正在使用畅言智能语音教具上英语课 广西教育信息化发展任重道远,自治区教育厅在年新增投入六千万元为全区装配2万余套智能语音教具,用于推动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语言教学水平提升。全区2万余名农村教师通过实操培训把先进的智能教学技术变成教学生产力,服务于广大的农村学生。政府、企业、校园,三者良性联动,创新探索,用真切的课堂体验、进步的教学数据、科学的教育管理践行了“让每一位学生共享教育信息化成果”的育人誓言。 智能语音教具可以令普通的物品发声,实现随时随地寓教于乐学英语 智能语音教具走进乡间课堂接地气 点读学英语氛围浓——解决发音不标准 眼下已临近学期结束,在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的沙岗中学校园里,仍有非毕业班的学生在安静的上课复习。“尽管校舍紧张,教学楼匮乏,校园硬件设施拿不出手,但也并不妨碍老师的教学热情和每年增长的生源。”许承伟校长骄傲的对记者说。 记者有幸走进八年级的一个班级,当起了“旁听生”。和传统的英语课堂不同,英语老师莫祖建并没有带上“录音机”走进教室。他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把一些打印好的英文单词纸条贴在了黑板上,然后打开投影仪和一个白色的小机器。这些组件激发了记者的好奇心,眼前的学生们也表现的十分雀跃,看来已是莫老师的忠实“粉丝”了。课上莫老师拿出一支笔点击黑板上的英文单词,随即教室里变响起了单词的纯正发音。“toycar”、“toysheep”……一连串的词组诵读拉开了本堂课的教学序幕。在这个智能语音点读、师生共同诵读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大家都可以自信的大声开口读起来,智能语音教具就好比是一个发音标准且清晰的口语老师一般陪伴着大家。大家都变得愿意开口读英语,不再害怕发音不标准而闹笑话。 除了点读功能,莫老师还可以命令动物开口说话,帮助同学们加深新单词的印象,联想拼读记忆单词。“一些情景对话也可以在备课时提前录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莫老师边演示边让三两学生轮流体验当小老师。据他介绍,有了这套教具完全可以在书本上实现任意词、段、篇的点读发音,帮助老师轻松完成代读工作。目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教具能普众化,从低年级开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感受科技魅力。 利逢荣老师是沙岗中学的英语骨干老师,在学校,她是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的“骨灰粉”。“我从第一代教具开始使用,到现在有七年时间了。很多年轻英语老师都是我手把手教会的。”利老师对教具有感情,多年的英文教学经验让她和自己的“好搭档”配合的愈发默契。“有了教具完成口语代读工作,我现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们搜集英语音视频资料,帮助农村的孩子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丰富他们的课堂和见识。”现如今,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在想要发声的物品上贴上发音标签以及自己DIY英语听读测试资料已成了学校14位英语老师的新技能。这些教具让地处偏远山村的学生享受到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的创新与改变。 同处于欠发达地区的来宾市兴宾区凤凰中心校也在今年春季学期和智能教具有了亲密接触。对村小来说,专业英语老师缺口大一直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难题。“全科老师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句略带心酸的顺口溜真实表现了目前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虽然老师紧张,但在凤凰中心校依然按教学大纲需要从3年级至6年级正常开设英语课。尽管接触智能教具时间并不长,但陈建芳和覃云两位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它的魔力。开朗的陈建芳老师自诩是不折不扣的“清凉油老师”,因为身兼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她和记者打趣道,“有时候上着语文课嘴里不自觉的就冒出英文来,常惹得学生哈哈大笑。”这并不是陈老师开小差了,而是需要操心的地方太多了。因为不是专业英语老师,年纪稍长的覃云老师也自愿转岗加入学校的英语老师队伍。这个时候智能语音教具就发挥出大作用了。“因为口语不标准,老师就借助教具苦练口语,互相监督测评发音。很多时候它是我们英语教学的引路人。”陈建芳老师告诉记者。“学生们爱教具胜过爱老师啊!”覃云老师幽默的说,孩子们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边玩边学的特色教学让英语课堂‘活’了起来。” 在村小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智能语音教具不仅帮助师生纠结英语发音,同时也受到语文、音乐老师的青睐。在十里不同音的农村,老师的普通话发音也并不标准。智能教具一专多能,都能实现标准中英文语音指导功能。让山区学生共享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这无疑是科大讯飞助推中国教育,用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改变世界的最好佐证。 和人工统计时代saygoodbye 互联网+大数据服务评阅卷——分数的价值顷刻体现 在北海市第九中学,记者看到了科大讯飞面向互联网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学推出的全新大数据应用系统——智学网。形象的说,智学网就是一个集考试出卷、评阅卷、统分、成绩评估、试题解析、多用户联动、多维度比对为一体的全能王。 智学网可以通过考试数据轻松完成各类统计评估 “目前,北海市已配备49台自动评阅卷扫描机,基本实现中学全覆盖。”通过扫描机和智学网的无缝对接,全市多所中学的月考、期考、联考等重点考试情况都可以实现数据联网。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协助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判。”科大讯飞营销中心广西区总经理陈德平对智学网在扎根北海服务教育信息化建设非常期待。 记者注意到,北海九中是一所以发展体育、艺术为特色的高级中学。校教务处冯心泽主任告诉记者,因为部分在校学生已是国家级运动员,外出参赛的时间较多,所以文化课的补习成为了学校较为关心的重点工作。有了这套系统,考试测验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看到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因材施教、精准授课成了教学改革的动力。 与教育大纲配套的课本教材,可实现通篇点读发言 智学网是今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的,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已完成了期中、期末及部分月考的评阅卷、数据评测分析等体验。从师生家长反馈情况来看,新鲜事物的运用的确帮助学校将本增效,单就出题评阅卷工作来说就PK掉了传统的人工办法。据年级一名语文老师介绍,每次考试完,百来份试卷就可以轻松扫描进入大数据系统。电脑首先批改完客观选择题,年级组的任课老师可以利用各自的手机、ipad移动改主观题。以往最快一天的改卷时间如今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搞定。 大数据分析究竟可以呈现出多大的能力?记者通过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登录智学网查看数据生成情况。原来一次考试,小到学生个人、上到班级年级,大到整个市级都在系统强大的存储掌控之中。试卷难度系数、单科成绩排名、年级平均分对比、考试横向、纵向成绩对比、全班重点薄弱知识点、当地教学优弱势体现等情况一应俱全。可以说,智学网的大数据分析功能让学生更加客观的了解自己,让老师更加科学的对待教学。 翻转课堂智慧教室学生是主角 教学通海量资讯解决数字课堂——“最后一公里”难题 如果说智能教具给农村学生带来了精彩的世界,那么教学通软件就好比小叮当的口袋有用不完的海量教学资源,让柳州市弯塘路小学文华校区的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自主学习海洋中。 弯塘小学文华校区的师生正使用畅言教学通软件体验智慧课堂 年春季学期,科大讯飞为该校提供了一套教学通软件。在试点班级四(1)班体验一学期后,记者们感受到了另一番愉快的景象。 英语课堂已完全颠覆传统!传统的板书教学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黑板和一个随处移动的平板终端。老师非常自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一旁给予微笑的鼓励。学生呢,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在教学通软件的全程智能化指引下高声朗读、趣味互动、情景剧表演、发音评测等功能被熟练的穿插运用。就连“连连看”的游戏环节也被赋予了寓教于乐的功能,新学的单词马上就能通过游戏练兵的方式加深记忆。 90后英语老师朱蕙娇非常享受这样的倡导自主学习的授课模式。“和孩子们一起提前预学,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网络完成微课视频解决学生的疑问。最重要的是教学通软件有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解决了老师心有余力不足的备课难题。”朱老师表示,这样的智慧课堂让她得到了滋养和成长,着实感受到智能教具带来的课堂质改成果。 潘秋龙校长十分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时代,教育也要触网。学校敢于尝试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本身也是顺势而为,为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改革探索成功发展之路。 “教学通软件试用一个学期已有明显变化。孩子们课后预学热情高涨了,自己查资料、动手动脑的能力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也有了进步,这些传统课堂无法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感观如今在教学通上得到了体现。”潘校长为教学通点赞,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学校的多学科都能使用上教学通软件,让智慧课堂以点带面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提升空间 科大讯飞广西区总经理陈德平表示,打造教学通的初衷就是希望实现课前高效备课、课中互动授课、作业智能化批阅和家校全方位互动。对于城市小学来说,电子黑板配备率非常高,但要真正实现利用率的再扩大有些不易。上哪儿找资源是最大的难题。教学通的真正意义就是为智能化教学提供海量资源,帮助学校打通数字课堂的“最后一公里”建设,有力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图/文丨孙璐 白癜风可不可以根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uangxishengzx.com/gxxw/10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