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昆仑村渠楠屯有户共人。屯里之前打了一口新井,由于资金不足,新水井配套设施未能及时安装,群众只能望井兴叹。令人欣慰的是,镇上干部与群众的一次“夜聊”,促成了新水井难题的解决。“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大家都很高兴!”一位村民喜笑颜开地说道。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民情民意的聚集地,更是执政为民的“最后一公里”。扶绥县山圩镇为化解民生难点,开展“走进村屯、走进车间、走进工地”的新时期“乡村夜话”活动,是听民心、察民情的生动实践。而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则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不可否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访群众,以期在履职尽责中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然而以往的工作,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群众声音被听到的十分有限,甚至听不清、听不见。如此一来,群众的诉求就会得不到及时解决,群众的心声就会得不到有效“回音”,这是非常危险的。扶绥县的“夜聊”行动,备受喜爱和赞扬,是因为村民觉得自己的声音被人听到、自己的难题有人关心。所谓乡村夜话,谁先聊、聊什么、怎么聊,并无“规定动作”。干部与百姓促膝长谈、畅所欲言,能克服以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认知落差,在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中更好地发现问题、触碰问题、解决问题。据了解,从“乡村夜话”活动实施以来,至今已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项目融资、村容村貌整治等“急难愁盼”热点难点问题个。事实上,群众的呼声在哪里,服务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做好群众工作,不能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而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自觉融入基层这一“大家庭”,把群众当成亲人朋友。从城市到乡村,从车间到工地,从拉家常到讲政策,只有走进基层,才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才能长传下达,促进工作的高效开展,让群众的期盼尽早变成现实。干群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用心用情,方能鱼水情深。“乡村夜话”作为解决基层难题的一种新路径,目前看来确实有的放矢、初显成效。然而,为民服务的路上没有休止符,必须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更多基层的声音被听见,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常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uangxishengzx.com/gxlt/157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