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新闻报道《广西“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促互利共赢》。文章指出:广西作为东盟的重要窗口,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建设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推动优势特色农业等领域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共享创新成果,增进互利共赢。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作为面向东盟的重要窗口,广西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推进与相关国家的科技合作,共享创新成果,增进互利共赢!

披塔是泰国的一名通信专家,去年5月,他作为“百名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计划”的引进对象,来到广西南宁工作。

泰国通信专家披塔·提亚格: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在世界上有着先进的通信研发技术,希望我能把在中国做研发收获的知识和技术带回泰国。

作为科技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目前,已经有来自埃及、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的31名科学家到广西,与当地科研人员一起开展科学研究,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陈杨:像这样质量语音的东西,他们(泰国)研究的其实也很前沿,与我们的一结合的话,在云计算方面还能大展拳脚。

这些来华入桂的青年科学家,他们七成以上是博士学位。在广西兽医研究所开展的禽流感新型疫苗研究中,就有来自巴基斯坦、缅甸、印度等国的专家一起参与。

巴基斯坦研究员穆罕默德·阿克拉姆·汗:我们正在努力研究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巴基斯坦还不能自己研发禽流感疫苗,我希望能从这儿学到相关的技术。

为探索“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新路径,广西还牵头建设了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推动优势特色农业等领域与相关国家的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曹坤华:我们现与东盟9个国家分别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合作机制,可以说基本建成了覆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跨国技术协作网络。

在越南,由于气候、技术等原因,葡萄以前主要种在南方。年开始,广西农科院与越南北江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利用广西的促花调控技术,在越南中北部首次实现了葡萄商品化种植。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科技环境司副司长阮光信:广西农科院的葡萄栽培技术能在北江省亚热带地区种植成功,在越南北部是没有过的,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这种模式的合作项目在越南落地推广。

年以来,广西共举办6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组织了70多场技术转移活动,对接项目多项。同时,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等合作也在不断深入,大量创新成果,正让“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民众从中受益。

信息来源:中央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uangxishengzx.com/gxlt/122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