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出了一份统计报告,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有70%的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只能听懂的单向交流。 这也就意味着,在全民疯狂学英语、走向国际化的现在,仍然有4亿国人不会说普通话! 一、普通话实质上是一种方言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历朝历代的“普通话”都不尽相同。 我们现在所说“4亿国人不会说普通话”,其实指的是4亿人不会讲“北京方言”发展起来的官话。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大大小小的方言不计其数,所以很多中国人实际上掌握了好几种语言。比如一名上海人,一般会普通话、吴语、英语等至少3门“语言”。 (还记得你高中老师那一口地方腔的普通话吗?) 方言虽然只是在一定地地域中通行,但本身也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像方言都具有语言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 同一个民族地各种地方方言是这个民族的共同语,一般情况下,民族共同语言总是在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南方方言由北方方言南下融合而来在我国现代的方言中,大体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和非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 非北方方言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 在早期广大的江南地区,是古越族的聚居地,他们使用的是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甚远,不能通话。 (古越族分布图) 但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于是逐步形成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 三、中国共有七大方言区除了北方方言外,其余六大方言分别是: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中国方言分布地图) 北方方言又称为官话方言,在七大方言中有突出的地位和影响。北方方言大致可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使用人口约7亿。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大西南地区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以及湖南、广西的北缘地带,在地域上属于南方,但是它们内部都通行的北方方言,而且内部较为一致、差异小。 吴方言又称为吴语,分布于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以及福建北部,使用人口约1亿。 现代吴语比官话(北方方言)保留了更多古音,也较多地使用古汉语地用字用语,语法结构和现代普通话更是差别甚大。 湘方言又称为湘语或者湖南话,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系一带人民主要使用地语言。目前,湘语的使用人口约为万。 湘语又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新湘语以长沙话位代表,老湘语以双峰话为代表。 楚语是湘语的祖语,古楚语核心区位于长江中游一带。 客家方言又称为客语、客家话。客家方言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初步定型,由于客家人传统地区长期较为封闭,因而客家方言的传承很少受到外界干扰。太平天国时期,客家方言还是规定的“国语”。 客家方言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台南,以及马来西亚等国的一些华人社区,使用人口万以上。目前,客家方言是台湾的官方语言。 闽方言又称为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为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浙江南部、广东东南部以及台湾全境,使用人口万左右,在其它国家华人聚居地也有一定影响力。 和吴语一样,闽方言也是保留古汉语特色较多的方言。 粤方言又称为粤语,俗称“广东话”,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以及欧美、东南亚各地的华人社区,使用人口约为1.2亿。 粤方言起源于中原雅言,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最典型的即保留了古汉语的九声六调。 赣方言又称为赣语,主要分布在江西境内,少部分在湖南西南部、安徽东南部、湖北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江西周边地区。 赣语使用人口约为万,以南昌话为代表。赣语内部各方言片差异小、互通程度高。 (中国七大方言分布全图) 方言是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实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该也要注意保护好地方的方言,不然学会了“北京官话”,反倒丢掉了自己家乡的根。 郑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特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uangxishengzx.com/gxfz/63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