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敲起来,芦笙响起来,心儿多摇摆,广西等你来。”在“壮族三月三”到来之前,一曲《广西等你来》在北京、武汉、广州三地唱响。这首带着浓浓广西情调的歌谣,融合了民族和流行唱腔,广西音乐人赵羽用热情饱满的姿态,向全国人民发出诚挚邀请。近年来,广西的民族音乐市场需求逐渐打开,类似《广西等你来》这样的民歌新唱,正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在八桂大地,一些本土音乐人崭露头角,哈僚山歌、天琴弹唱等这些广西本土民族音乐,经过现代包装之后,与电音、摇滚等元素结合,已成为当代青年潮文化的新玩法。原生态民谣崭露头角,从乡村走向世界年,当时还在平果铝做一名普通工人的赵羽,和身边的同事相比,有些许不同。那时的年轻人,都在“哈日”“哈韩”,偏偏只有赵羽在“哈僚”。县里一个搞民族文化研究的老师,给赵羽送了一张壮族僚歌的光碟,让他接触到壮族原生态音乐。在热爱音乐的驱动下,赵羽背上吉他,去村里采风。赵羽演出照。受访者供图一开始,村里人对这名穿着夸张的年轻人并不欢迎。赵羽主动奉上米酒和猪肉,说明来意时,农户淡淡地说了一句,那就一起吃饭吧。酒过三巡,赵羽拿着吉他开始唱歌。唱到一半,被农户叫停,“你那个不好听,我们的才好听!”说完,农户拿起手机开始打电话,一会儿功夫,屋子里来了好些人。歌声在夜空中响起,赵羽拿起录音笔,把村民所唱的民歌记录下来。赵羽演出照。受访者供图从此,赵羽一有空闲就去不同的村寨采风,从山上到河边,一去便是多个日夜,几乎踏遍了整个广西。所到之处,他总能收集到各式各样的原生态曲调,这些让他的身体像触电一样的宝贝,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面对广西这些民族瑰宝,爱玩摇滚的赵羽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组了个乐队,把原生态的曲调融进了流行音乐里。那时候,许多人还不能接受这样的音乐风格,总觉得把民族传统文化给“糟蹋”了。直到年,他到澳大利亚演出,才获得了一些人的认可。“我想让山歌变得更有趣、更好玩,让更多的人都能听懂。”赵羽要以民族原生态音乐为创作基础,用流行、摇滚、民谣、RB等风格重新演绎,创作“广西新民谣”。赵羽(中)和乐队演出中。受访者供图深耕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传播近20年,如今赵羽是华语乐坛首位登上悉尼歌剧院演出的原生态唱作人,他创作的广西民谣音乐作品还曾荣获第十九届塞多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提名配乐,青歌赛广西金奖、全国优秀奖等国内外大奖。赵羽(最左)在悉尼演出。受访者供图赵羽(左二)在悉尼演出。受访者供图去年春天,赵羽新创作的歌曲《广西等你来》被选为广西文化和旅游推广歌曲。这份殊荣,既是对他多年来守护民族文化瑰宝的肯定,也是人生路上的一份鞭策和使命。从桀骜不驯的小伙儿,到临近不惑之年,他的人生从未离开过山歌和这片哺育他的土地。赵羽成为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受访者供图赵羽告诉记者,从过去被别人嫌弃“不伦不类”,到如今不少观众主动夸奖“广西音乐真好听”,这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赵羽说,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广西民族音乐的创作队伍。他还有着一个坚守:“广西的民族音乐,无论如何创新,都需要我们双脚踩着泥土去做创作,把广西民族音乐最精彩的那一部分呈现给大家。”多元素跨界融合,民族音乐越唱越潮“嘿僚僚咯配上哼哼哈嘿,民族的血液融进说唱就起飞,新的音乐配上新的时代,贝侬的孩子在街头走起来。”听起来有些“土味”的民族音乐和洋气的hip-hop、电音相结合,广西本源的壮族文化和国际化的先锋实验性音乐,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不久前在南宁大街小巷唱起的一曲《壮潮style》,或许能让人们从中找到答案。演唱这首歌曲的极梦者乐团,是广西本土新近兴起的一个年轻的流行乐团。乐队队长周默告诉记者,在玩音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很多年轻人认为民族文化“土”,不愿意去了解和继承。为此,他们希望通过创新的音乐形式,让更多年轻人接受民族音乐,同时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uangxishengzx.com/gxfz/151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