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中国与东盟关系“破冰”,到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到年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再到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开拓良好局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交流更加活跃。 “一带一路”将给东盟和沿海省份带来哪些发展契机?广西等与东盟有着密切经贸往来的省区该如何抓住机遇?推进过程中的重点是什么,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10月11日,在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行的“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与东盟合作新契机研讨会上,政、学、企的精英人士就此进行了研讨。广西承担着深化与东盟合作的重要使命,要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的杨静华局长表示:“虽然有中马钦州产业园与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有了这一‘两国双园’国际园区合作的新模式以及博鳌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合作等平台的助力,广西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机遇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如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服务功能不足、现代物流体系不完备、政策赋予的优势功能未充分发挥以及国际合作不足等。”杨静华说,广西要跟上发展的步伐,需利用好政策红利;在金融合作方面,广西要打造区域性金融合作中心;在对外贸易方面,改变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资源型产品占比大等状况;利用灵活便利的跨国旅游出入境措施,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打造面向东盟的新型市场化基地;实现物流服务的“四港联动+铁路港”的“五港联动”制;构建富有活力与特色的延边经济带等。东盟十国地理位置、文化等与中国相近,在经贸领域也有着很大的合作空间。CCG主任王辉耀指出,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要加强东盟与中国的联系首先要加强双边的旅游交流。其次,促进双方的人才交流,填补人才缺口,开放技能市场。相关数据表明,东盟每年来中国的留学生数量仅占中国赴东盟留学生数量的一半。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在吸引留学生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政府的力量是极为有限的,东盟与“一带一路”合作区域的联盟,即类似半民间半官方的组织也应着手推动。“东盟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区域,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第一集团新加坡、马来西亚,第二集团泰国、印尼、越南等,第三集团缅甸、柬埔寨等,各国发展状态各异,中国与其经贸合作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如中国与缅甸、老挝之间主要是资源类产品的贸易,与泰国、马来西亚的产品存在竞合。”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储殷表示,“现今,东盟的大部分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虽然我国现有很多大型基础设施能源工程的海外投资,但是东盟很多国家对小型水电、火电等的需求更大,利润空间也甚是可观。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我国不应只注重大型企业的‘走出去’,中小企业也应主动参与其中。”储殷还介绍,中国与东盟的旅游产业合作差强人意,问题主要出在低端、模式单一的旅游过度膨胀,高端、高附加值、可持续的旅游模式并未建立起来,因此走入恶性循环。而对于劳务合作,储殷表示,广西可以作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加强边境人员流动。对于增强教育的实用性,储殷建议通过办中低端的技能学校或者跟随大型企业“走出去”并学习技能来实现。白癜风怎么治最好白癜风的外用药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uangxishengzx.com/gxsh/10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