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虽然改革信号持续释放,但省联社改革的步伐依旧没有实质进展。 然而,与省联社改革步伐相对缓慢形成反差的,却是省级联社之间的跨省交流变得更为频繁和密切,两省之间甚至多省之间的合作更是有进一步加强之势。 面对实力强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机制灵活的股份制银行大举进军农村金融市场的局势,全国农信系统十分有必要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 其实,在具体项目上采取跨省合作模式不失为一招好棋,既盘活了农信全国各地的资源,也可以抱团取暖,共同推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发展合作新格局,发挥“1+1>2”的效应。 作者丨中华合作时报记者孟玥 时至今日,虽然改革信号持续释放,但不可否认的是,省联社改革的步伐依旧没有实质进展。 从年,原银监会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省联社改革“五大模式”,到今年7月27日,银保监会提出“一省一策”改革模式,14年过去了,到目前为止,省联社改革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然而,与省联社改革步伐相对缓慢形成反差的,却是省级联社之间的跨省交流变得更为频繁和密切,两省之间甚至多省之间的合作更是有进一步加强之势。 全国农信“朋友圈”深度联结 信息科技、培训交流成合作热点 全国农信“朋友圈”深度联结,正成为年省联社发展新趋势。 《中华合作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省级联社之间的跨省交流合作涉及10多个省份,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信息科技建设、培训交流、公司治理等方面。 5月23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年生一行到访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湖南省联社党委书记赵应云就普惠金融、风险防控、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6月3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马林波与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沈金生一行举行座谈交流会,双方就数据治理、信息科技建设、互联网金融业务等工作深入开展交流。 6月15日-17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郭大勇带队,辗转吉林、黑龙江两省,与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高壮和黑龙江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石玉龙就集中运营管理、不良贷款压降、高风险机构管理、省联社机关绩效考核、农商银行改制等进行座谈交流。 7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上海农商银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流动性互助、农牧业产业链金融、国际业务、不良资产处置、干部员工交流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构建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约仪式前,双方还围绕股东股权、公司治理、普惠金融等经营管理重点领域座谈交流。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上海农商银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7月16日,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农信系统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农信(农商银行)系统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农信机构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长三角农信系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探索在行业政策、业务合作、同城服务、风险化解处置、人才交流、信息共享、金融科技以及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协同合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从座谈交流到签订合作协议,省级农信联社“一把手”的频频握手,预示着农信系统已经从省际交流向区域合作不断深入。 与此同时,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却另辟蹊径,将目光瞄准了头部农商银行。 7月29日,由海南省金融局、海南银保监局、海南省联社等单位领导组成的深化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考察组赴深圳农商银行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在这次考察学习交流会上,双方就公司治理、薪酬考核、战略投资者引进、员工持股、防范内外部人控制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省级联社与区域性银行深化跨省金融合作早在年就已显端倪。 年10月20日,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南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苏皖跨省金融合作,加快长三角地区金融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步伐。根据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扩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在银银平台、信息科技、资金营运、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培训交流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从而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努力为地方经济和广大城乡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浙江省联社何以成为“香饽饽”? 多家省联社纷纷牵手合作 图为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签署合作协议现场。 在众多省级联社的合作中,浙江省农信联社显得格外亮眼,成为年“最火省联社”。 年6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金融科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了在科技治理、数据治理、系统研发、人才培养等金融科技领域的多层次合作。 年6月10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共同建立同业业务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服务指导平台,促进三省金融市场业务协同融合发展。 为何浙江省农信联社受到追捧? 在“全国农信学浙江”的当下,浙江省农信联社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实施大零售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成果,驱动“线上+线下”双向融合发展,通过金融资源的下沉、金融科技的应用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客户提供“足额、便捷、便宜”的金融服务。全省每10位老百姓,就有8位选择浙江农信的服务;每4家企业,就有1家与浙江农信携手同行。 截至年6月末,浙江农信余额2.99万亿元,连续11年居全省银行业第一;贷款余额2.28万亿元,贷款总量居全国农信第一。 5年来,浙江农信资产规模跃上3万亿元大关,存、贷款规模先后进入2万亿元时代,累计缴纳法人税总额亿元……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骄人的成绩,让浙江省农信联社在省级联社跨省交流合作中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省联社改革提出“一省一策” 抱团取暖共谋新格局 省联社改革悬而未决,是行业内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