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仅有的两个沿边与沿海交汇的城市一个是丹东,一个是广西防城港。 防城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突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路重要节点城市,同时面临着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广西打造“新的战略支点”、北部湾经济区和东兴试验区加快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 砥砺前行,赶超跨越。近年来,防城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变成现在GDP增速已经超越许多地级市的现代化城市。 据统计,五年来,防城港综合实力实现赶超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先后跨越亿、亿、亿元三大台阶,达.7亿元,年均增长12.1%,总量由广西第13位跃升至第11位,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稳居广西首位;财政收入70.6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公共预算收入广西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千亿元台阶,达亿元,年均增长23.3%,总量跃升广西第8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0亿美元,年均增长19%;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或总量居广西前列,13项指标基本实现翻番。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防城港GDP仍保持两位数增长,排名居全区第一。 改革先行开放合作 防城港五年巨变,离不开国家赋予“先行先试”这步棋。 “东兴试验区是国家战略布置的一个重要棋子,要实现防城港综合实力进入广西前列,人民生活处于广西领先水平,成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的排头兵,必须通过改革来破题。”防城港市委书记、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工委书记金湘军说。 据了解,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之后,东兴试验区积极开展多项政策先行先试工作试点,引发外界的强烈 东兴试验区创造了第一个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第一个东盟货币服务平台、第一家跨境保险服务中心、第一笔经常项目跨境外汇轧差净额结算业务、年度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等5个全国第一,以及第一个启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第一个推行权力清单试点、第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试点等15个广西第一。中断八年的全国出入境异地办证得到恢复,实现了东兴入境口岸签证。跨境劳务合作试点深入实施,东兴市成为全国首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是东兴试验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给了我们大学生创业机会。”陈璐华说。陈璐华是东兴试验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受益者,年广西师范学院毕业后一直想自己创业,但苦于资金不足,家人不支持,一直没有如愿。年4月,东兴受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圆了她多年的梦想。 年东兴试验区在广西率先进行注册资本登记改革、“先照后证”改革、“三证合一”改革。这三项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活力。改革当年,防城港新登记各类企业达户,较上年度增长50.3%,注册资本万元,较上年度增长.7%,新增企业为全市带来超过个就业岗位。 防城港商事制度改革进展迅速,不断深化。日前,防城港在全区率先进行“六证合一”改革,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简易注销程度改革。这些改革新举措有力地推进了防城港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防城港五年巨变,同样离不开“对外开放”这步棋。 防城港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沿边沿海城市,最突出的优势在区位,最大的机遇在开放。只有扩大开放,才能把防城港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防城港的发展优势。 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说,五年来,防城港市的开放发展平台加快建设,东兴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建设加快推进,北部湾自由贸易区、跨境旅游合作区、防城边境经济合作区申报工作进展顺利。防城港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互市贸易区,率先在广西开通外贸进出口办理的“单一窗口”,东兴口岸成为广西第一个水产品陆路口岸签证处,防城港口岸联检大楼建成使用。对外交流合作广泛深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利用内资亿元,年均增长15.4%。 “十二五”末期,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6亿美元,年均增长19%。边贸年成交额迈上亿元台阶,进出口年均增长16.7%。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通航,五年来口岸出入境累计超过万人次。 边海联动产业集聚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主动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全力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加快布局‘六大经济业态’,形成了边海联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新格局。”金湘军说。 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是防城港市优化空间布局、聚焦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防城港秉承点轴开发理念,以沿海沿边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重点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要节点,优化提升港口经济、口岸经济、旅游经济,培育拓展海洋经济、互联网经济、生态经济,不断推进沿海沿边产业与内陆腹地产业优势互补,形成边山海联动、产业集聚的经济发展轴带。 据了解,今年1-8月,防城港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排名全区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增速排名全区第一。 防城港市工信部门有关人员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防城港市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平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比近九成。布局在企沙工业区的钢铁产业龙头防城港千万吨钢铁冷轧项目建成投产,有色产业龙头金川40万吨铜项目建成达产,核电产业龙头核电项目1号、2号机组建成投入商业运行,装备制造产业龙头海森特海工装备、化工产业龙头科元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布局在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磷硫化工企业群,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出口加工基地,出口量占全国的55%以上。布局在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粮油食品产业,形成了以大海粮油、惠禹粮油、澳加粮油等企业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植物油籽加工基地。 依托大港口,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是防城港市工业的主战场,也是防城港实现弯道超车的着力点。金湘军表示,防城港将整合提升企沙工业区和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力争打造全区首个0亿元产业园区。 防城港是一个沿海,也是一个沿边的城市。据防城港市商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防城港拥有4个国家级口岸、1个二类口岸及5个边民互市贸易区(点),是广西口岸较多的城市之一。去年,防城港市口岸货物吞吐量达1.15亿吨,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4.7亿美元,进出境人数也不断攀升,全年口岸出入境人数达.8万人次。 防城港市沿边地区是防城港市规划层次最高和政策“洼地”效应最明显的区域,口岸经济已成为防城港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记者在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看到,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据介绍,今年以来,东兴试验区管委会、跨境合作区指挥部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和开发建设任务,进一步创新举措,实施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招商引资、项目融资“五大攻坚”工程,重点推进国门楼、标准厂房、沿河大道、友好大道、跨越大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项目的建设。截至8月20日,今年重点推进的1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亿多元。 在“边海经济带”建设中,一些新兴经济业态正在崛起,加快了新旧动力转换。 如今,“互联网+”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防城港市“边海经济带”中不可忽略的新兴力量。防城港依托“IT小镇”建设,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北斗导航应用、网络职业教育、文化创意和大数据等互联网产业,正在完善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电子商务跨境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境外零售终端,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电子商务一体化进程,打造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交易中心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据了解,防城港“IT小镇”门户目前入驻企业已经有20多家,正在洽谈入驻的企业有50多家。按计划,未来4年内将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多家,孵化成功并稳定运营的中小企业超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 精准扶贫增进福祉 “防城港现在虽然人均GDP过1万美元,但是我们的贫困面还是比较大的,今后几年脱贫难度很大。现在防城港还有将近4.6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不是很便利、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十万大山地区。”何朝建说。 常隆村是防城港市十万大山最穷的村落之一。由于十万大山的基础设施薄弱,甚至屯与屯之间还有几个小时的山路,村民想把山货运到乡镇去卖,得用马驮着货翻山越岭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达。 要想富,先修路。防城港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年,防城港全市计划实施通屯道路建设项目个,总里程.公里,计划投资1.34亿元。 此外,防城港还大力抓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防城港市制定出台了《防城港市产业脱贫春季大行动方案》《防城港市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培育实施方案》等文件,投入万元,开展产业扶贫。4个县(市、区)共确定19个特色产业,覆盖户贫困户中的户,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为70.53%。 据统计,精准脱贫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脱贫7.8万人,脱贫率达70%。今年脱贫的目标为贫困人口。 民生比天大。防城港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补短板,夯实发展基础,精准扶贫只是一个缩影。 据统计,近五年来财政安排民生支出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22.8%。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万元大关。 乘势而上奋勇争先 防城港对外开放再放大招。 据了解,年5月,防城港市成功获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这是国家布局防城港对外开放战略的又一步大棋。 根据试点方案,防城港将从加快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加快探索形成各类开发区(园区)协同开放新机制、加快探索推进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加快探索质量效益导向型外贸促进新体系、加快探索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举措、加快探索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等六个方面重点推进试点。 “展望未来五年,防城港面临多重叠加机遇,将是防城港乘势而上,奋勇争先的五年,也是防城港赶超发展的五年。” 金湘军在日前召开的防城港第六届党代会上表示,今后五年防城港全力打造广西“两个建成”先行区,即率先在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中央赋予广西“国际大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三大定位的重要节点。 他说,要把防城港打造成美丽海湾城市、沿海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边海文化城市、生态文明城市。 何朝建说,今后五年防城港地区生产总值达1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万元。财政收入达亿元,年均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3亿元,年均增长10%。规上工业总产值达0亿元,年均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3万元,年均增长11%。人口城镇化率达6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防城港凭借着沿海沿边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国家赋予的各项先行先试的政策,正搭乘着“一带一路”浩荡的春风,朝着率先实现广西“两个建成”先行区目标奋进。 内容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北京现在好点的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