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提督谢恩诏 谢恩诏(?——),号紫斋,福建永春人,出身行伍,因屡建功勋屡迁升为千总(从五品);乾隆五十二年(),随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往台湾,因镇压林爽文起义有功,又升任金门镇标左营守备(正五品);乾隆五十五年(),又连三级至左营游击(从三品);接着连升二级龙门协副将(从二品);嘉庆九年(),官升苏松镇总兵(正二品);尔后海盗蔡牵侵犯吴淞时,因应对错误而连降四级,为都司(正四品),并随调入闽听用,后来又回升黄岩游击(从三品)、护瑞安副将(从二品);嘉庆十四年(),随同浙江提督邱良功,在鱼山外洋攻击蔡牵,经激烈奋战两昼夜,他组织将士向敌船抛掷燃烧火具,从而击破蔡牵坐船,逼迫蔡牵投海身死,于嘉庆十五年()接替朱天奇,担任台湾最高海军长官台湾水师协副将(从二品);此后一路顺风,调任安平副将(从二品),嘉庆十九年(),又擢升黄岩总兵(正二品),代理宁波提督,后官至浙江提督(从一品),成为朝廷封疆大吏。谢恩诏不仅放娴熟武功,还颇知书史,日常文移笺牍,均能亲自起稿,还能撰楹联,自行编辑并刊行提督吴必达、林君陞所著《水师要略》、《舟师绳墨》。 (一) 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 康熙元年()郑成功逝世,其长子郑经继任,但郑氏集团内部已发生分裂,于是初登皇位的康熙决定对郑氏集团大打出手,采取以军事进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针政策。 康熙二年(),康熙出兵进攻金门、厦门,致使郑经败退铜山。清廷乘机展开了大规模的招降活动,弄得郑军上下人心浮动,数十员镇将、总兵、都督均相继率部降清。 康熙十九年(),清军攻下海坛后,乘胜南下厦门,那时郑军水师著名将领朱天贵见大势已去,也献上铜山降清。郑经本人仅率领千余人逃回台湾,此时沿海岛屿悉为清军占领。 康熙二十年()正月,内外交困的郑经病死,郑氏集团内部的争夺战也已白炽化,朝政也更加腐化。二月,郑经长子、监国郑克臧被杀害,年仅十二岁的次子郑克塽,在绞杀监国的凶手权臣冯锡范等人的拥戴下可惜巴巴地继位,台湾上下形成“文武解体,主幼国疑”的混乱局面。 此时进攻台湾,确实机会难得。但是,清军只长于骑射,而不善于海战。为了进攻台湾,清廷采取了“以郑治郑”的办法,从而启用大批原郑军将领,并谕施琅负专征台湾之职。 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康熙命施琅从速进兵,于是施琅决定集中兵力先进剿澎湖,尔后再下台湾。六月十四日晨,施琅在铜山港召开誓师形式,统领水师二万余人,战船三百余艘,大举进攻澎湖。施琅于二十二日发起总攻,立即取得了澎湖之战的巨大胜利,一举歼灭郑军的主力,迫使郑氏集团老老实实投降。 康熙二十三年(),在施琅等人的积极建议下,清廷决定将台湾正式收入中国版图,置台湾府,下设诸罗、台湾、凤山三县,与厦门合设道官一员统管,并调拨官兵一万名驻守台湾。 据《清史稿》志一百十三载:“台湾西与福、兴、泉、漳四府相值,距澎、厦各数百里。其山脉北起鸡笼,南尽沙马碕。东西沃野,一岁三熟。宋称毗舍那国。明季日本、荷兰人迭踞之。顺治间,郑成功占台湾、金、厦,时犯泉、漳。康熙初,姚启圣以闽省水师三百艘讨之,先克金、厦。二十二年,施琅以水师二万克台湾,乃置台湾府,设厅县各官,铸铁币,开学校,筑城垣,逐生番,戍兵万有四千,遂为海外重镇。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之叛,施世骠由厦门率水师六百艘进攻,七日而克之。乃以总兵官镇台湾,副将守澎湖。乾隆间,福康安平林爽文之乱,台湾北境乃渐展拓。其山后之地,至嘉庆间始辟之。光绪十三年,开台湾为省治,设巡抚以下各官,为中国海南右臂。及中日之战,割让于日本,而疆事益不可问云。” (二) 乾隆末期,清廷为了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即设置了参赞福建提督,以统辖台湾官兵事务的大臣,并设置了福建水师提督。乾隆五十三年,乾隆通过福康安让蔡攀龙担任福建水师提督,时为金门左营守备的谢恩诏为他将印信送到台湾府城台南。 据《参赞福建提督统辖台湾官兵事务暂驻台湾臣蔡攀龙谨题,为参报微臣接印任事日期,仰祈睿鉴事》载:“窃臣於乾隆伍拾叁年贰月拾柒日,在嘉义营接到协办大学士总督将军公臣福康安咨开本年正月贰拾叁日钦奉旨,福建水师提督员缺,著蔡攀龙调补,钦此。钦遵,臣随于是日起程,拾玖日抵台湾府城,专差金门镇标左营守备谢恩诏,齎颁建水师提督银印一颗到,臣随设香案,望阙叩头祗受,即于是日启印任事,业经恭摺奏谢恩在案,所有王命旗牌暨节奉上谕,圣训书籍并皇舆全图,火牌文卷等项,俱收存厦门提督衙署,除檄行提标中军参将王祖烈逐一查明看管外,谨将微臣接印任事日期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具本谨具题闻。乾隆伍拾叁年贰月贰拾日,参赞水师提督统辖台湾水陆官兵事务暂驻台湾府臣蔡攀龙。”(见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庄吉发《清宫档案的整理出版与档案术语的规范》) 睿鉴,御览;圣鉴。齎,同赍,怀抱着,带着;把东西送给别人。望阙,仰望宫阙,喻怀念天子。王命旗牌,明清为由政府颁给地方大员(如总督、巡抚或钦差大臣),作为具有便宜行事特权的标志,上有“令”字的蓝旗和圆牌,此种标志通称为王命旗牌。清制各省督抚提镇均颁给,以重其权,旗与牌各四件,旗用蓝缯制作,牌用椴木涂以金漆,掌旗牌的官称为旗牌官,简称旗牌。节奉,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上谕,即诏书,是皇帝的命令和指示,亦指清代皇帝用来发布命令的一种官文书。圣训,圣上训导。皇舆全图,清康熙时所绘制的全国地图,又名《皇舆全览图》、《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火牌,清代传递军用文书的凭证。文卷,公文案卷。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标,清军编制单位。 蔡攀龙(?—),福建同安人,出身行伍,屡迁至福建澎湖右营游击,擢北路协副将,授海坛镇总兵,擢陆路提督,参赞军务,移水师提督,图形紫光阁,列前二十功臣,皇上自为之作赞,许为台湾战将中巨擘,却左迁江南狼山镇总兵,嘉庆三年卒。 清廷于康熙十七年(),康熙设置了福建陆路提督总兵官,初驻福州,后移泉州府,管辖本标中、左、右、前、后五营、福州城守营、兴化城守营、泉州城守营、长福营,节制福宁、建宁、汀州、漳州四镇。同时也设置了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驻同安县厦门,管辖本标中、左、右、前、后五营,节制海坛、金门、南澳、福宁、台湾五镇。福建水师提督,加定海将军,首任王之鼎。 王之鼎(?—),字公定,陕西榆林县人,汉军正红旗人,任四川提督时,因粮尽城破,负伤被俘,不屈被杀,赠太子少保,益忠毅。继任万正色(?—),字惟高,福建晋江人,官至陆路提督。 康熙二十三年(),设置了台湾镇挂印总兵官进驻台湾。雍正十一年(),又议准照依山陕沿边之例,授给方印,管辖本标中、左、右三营、城守营、台湾水师协、北路协、北路淡水营、澎湖协、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艋舺营、沪尾水师营、噶玛兰营。从此台湾水陆两军统一管辖,受[福建水师提督节制,首任杨文魁。 杨文魁,字子伟,号逸斋,奉天盛京人,以都督佥事任台湾镇挂印总兵官。疆域初定之后,他分布营汛,讲求军务,又立义塾,延内地名儒为师,置学田,资膏火,以是来者愈众。“练兵马,兴学校,洁己奉公,兵民相安,每日惟食腐莱。”康熙说:“杨文魁为封疆大臣,惟食腐菜,可谓清矣。”对于有人提出台湾屯田以省兵饷方案,杨文魁上疏直言:“台湾之田皆民业,夺为兵田,已万不可。况兵皆内地调徒,父母妻子,隔海相望,谁肯举家渡海,以事屯田乎?”康熙听从了他的意见,兵民皆喜。及举军政,被核者却无怨言,而所提拔将弁,多至镇帅且的有声望。康熙二十六年,升本旗副都统。兵民念其德,绘像立祠。未至京,擢本旗都统。继任王化行,本籍陜西。康熙二十六年()任。 攻占台湾后,康熙同时设置“水师协,辖本标中、左、右三营,康熙二十三年添设。设副将一员,驻安平镇城。”“安平镇在治西,水程七里,陆路二十里。” 台湾水师协,为台湾的水军编制,隶属于台湾镇挂印总兵官,下设中、左、右三营,负责全台湾的海防,连同守港兵士共约两千余名,由内地按班拨派戍卒充任,兵饷亦有定额。台湾水师协所属兵士,大部分来自福建,清廷为防止其在台生根,特规定该职务每三年一换,还规定兵勇必须只身来台,不得携带妻及父母。不过此禁令,不久即被打破,故后来有大量福建军人携家属移居台湾。 水师协的主将为副将,管辖各营游击、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千总、外委把总、额外外委等将官。“本朝定制,台协水师副将驻守安平,以防大港,而鹿耳门口以水师中右两营游击轮巡防守。嘉庆十年,前镇道议準奏添‘善’字号梭船三十隻,专守鹿耳门,可谓周密。今则海道变迁,鹿耳门内形势大异。”“鹿耳门距县西北三十里,沙屿横亙,形如鹿耳。两岸铁板沙线横伏水底,舟触立碎,出入仅容三舟,其浅处若户限然,土人插标以表港路,名曰‘荡缨’;为天险门户,全台冲要。台协中营抱台八,右营抱台七,两营弁兵轮防。”首任林葵,漳浦人,康熙二十三年任。继任李日呈,安溪人,康熙二十五年任。 水师协设中营游击一员(驻札安平镇)、守备一员(驻札安平镇)、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三员,步战兵三百五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二十二名。一驻防安平镇城内,一驻防安平镇城外,一分防蟒港汛,一分防北门屿汛,一分防马沙沟汛,一分防青鯤身汛,一分防鹿耳门汛,一分防大港汛,一分防抱台汛、鯤身头汛,一分防蟯港汛、蛟港汛,一配船出洋巡缉。 左营游击一员(驻札鹿港)、守备一员、千总二员(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把总四员(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外委六员、额外外委二员,步战兵三百三十四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九十八名。一驻防鹿港汛,一分防水里汛,一分防三林汛,一分防王功海口,一分防番仔挖〈扌改土〉,一驻防笨港汛,一分防海丰汛,一分防逮〈左加鱼〉仔挖〈扌改土〉汛,一分防猴树汛,一分防新店汛,一配船出洋巡缉。 右营都司一员(原游击一员,嘉庆十三年拨归艋舺)、守备一员(随防鹿耳门汛)、千总二员、把总三员(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步战兵三百三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九十名。一驻防安平汛城内,一驻防安平镇城外,一防守鹿耳门汛,一分防打狗汛,一分防岐后汛,一分防蟯港汛,一分防赤嵌汛,一分防万丹汛,一分防西溪汛,一分防下淡水汛,一分防大林蒲汛,一分防东港汛,一分防茹藤汛,一分防放索〈左加纟〉汛,一分防大军麓汛,一配船出洋巡缉(上三营原额步守兵共二十五百名,除调汰外,今额如右)。 台湾水师协直接受台湾知府节制。清军占领台湾后,设置台湾府知府,首任蒋毓英。蒋毓英,字集公,浙江诸暨蕺里(今店口镇七里村)人,由福建泉州知府调任台湾首任知府,在任内兴建义学,编纂了首部《台湾府志》,修建了名胜竹溪寺,任满后调湖广、晋江等地担任地方官员。继任吴国柱,奉天府盛京人,荫生,康熙二十九年()任。 嘉庆十五年(),谢恩诏奉旨接替朱天奇,任台湾水师协副将。嘉庆十七年()任满升任浙江黄岩总兵。前任朱天奇,籍贯浙江,行伍出身,嘉庆十四年()接替吴安邦任台湾水师协副将,翌年升任金门总兵。继任蔡安国,籍贯福建,行伍出身,嘉庆十七年()接替谢恩诏任台湾水师协副将。 当时的台湾知府胡应魁,江苏丹阳人,乾隆四十九年()甲辰进士,嘉庆八年()上任。继任张学溥,直隶清苑人,嘉庆二十一年()上任。 时水师提督总兵官为王得禄。王得禄(—),字玉峰,福建嘉义人,乾隆五十一年(),捐赀募乡勇助官军收复为林爽文攻陷县城,授把总(正七品);次年,迁千总(正五品);嘉庆元年,擢金门营游击(从三品);七年,被奖叙;九年,从总兵罗仁太击贼于虎头山洋面,获船械甚多;十年,击蔡牵于虎井洋,代理澎湖协副将(从二品),九月,遇蔡牵于水澳,焚其舟并擒歼朱列等百馀人;十一年春,蔡牵入台湾围府城,与许松年驾小舟自安平港入侦之,夜纵火焚敌舟,大败之,乘胜至洲仔尾破其营,五月,蔡牵复窜鹿耳门,王得禄首先冲击,获船十,沉没船十一,叙功,加总兵衔,寻擢福宁镇总兵(正二品);十二年,调南澳镇,七月,败朱愤于鸡笼洋,,十一月,又败其党于古雷洋,射殪敌目朱金,擒张祈,被奖叙,未几,李长庚战殁,王得禄与邱良功继任军事;十三年,擢浙江提督(从一品),既而调福建,由邱良功代之;十四年八月,同击蔡牵于定海鱼山,大败之,蔡牵东南走,追至黑水洋,合击累日,邱良功以浙舟骈列敌舟东,王得禄率闽舟列浙舟东,战酣,邱良功舟伤暂退,王得禄舟进,附蔡牵舟,诸敌受阻隔不得援。蔡牵的铅丸用尽,以番银代用,王得禄额腕皆伤,乃掷火焚蔡牵坐舟尾楼,复冲断其柁,蔡自知不免,乃举炮自裂其舟后沉于海,因功赐封王得禄二等子爵,赐双眼花翎;二十五年,调浙江提督;道光元年,乞病归;十二年,台湾张丙作乱,王得禄率家属擒敌目张红头等,加太子少保;十八年,台湾沉和肆掠,输粮助守,晋太子太保;二十一年,英吉利犯厦门,命驻守澎湖。次年,卒,赠伯爵,谥“果毅”。 时台湾镇挂印总兵官为武隆阿。武隆阿(?—),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提督七十五之子,嘉庆初,以健锐营前锋从征湖北教匪,后随父剿贼四川,擢副都统,十年授广东潮州镇总兵,因总督那彦成招降盗首李崇玉事坐降二等侍卫,赴台湾军营效力,十一年,偕王得禄等击蔡牵于鹿耳门,迁头等侍卫,授台湾镇总兵,二十五年,母忧回旗,寻充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官至内阁学士、直隶提督、江西巡抚,加太子少保。喜欢书法,擅长行书。前任爱新泰,正白旗满洲人,嘉庆四年任。继任音登额,正蓝旗满洲人,嘉庆二十五年任。 当时台湾水师协下属的有中营游击,佚名;左营游击(乾隆五十三年由安平镇移驻鹿仔港)罗卓,永定人,嘉庆十四年任;右营都司(旧设游击併。原游击,嘉庆十四年移作新设艋舺营游击,改北路淡水营都司为本营都司)王赞,惠安人,嘉庆十五年任。 (三) 据《台湾通志?列传?武功》、《厦门志》、《重修台湾省通志?人物志》:“谢恩诏,号紫斋,住厦城。乾隆间,以征林爽文功,累官龙门协副将。嘉庆九年()陞苏松镇总兵,海贼蔡牵窜入吴淞,缘事降都司,入闽调用。嘉庆十四年()秋在鱼山外洋从击蔡牵,奋勇战两昼夜,牵赴海死。叙功,擢安平副将、黄岩总兵、署宁波提督。恩诏知书史,文移笺牍,手自起稿。提督吴必达、林君陞作《水师要略》、《舟师绳墨》,恩诏重梓以行,海上事取则焉。” 另据《厦门志》职官武秩载:“左营游击:谢恩诏永春人。五十五年任。”据《鹭江志》行伍载:“总兵:谢恩诏,厦城人,嘉庆十九年黄岩镇,有传。” 谢恩诏是福建永春人,而家住厦门城,虽出身行伍,因功士卒提拔任从五品千总,后又由正五品守备升任为从二品副将、正二品总兵。乾隆五十二年(),随同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连续彪升六、七级。 林爽文(——),福建平和县板仔人,乾隆三十八年()随父渡海至台湾,居住在彰化大里代庄(今台中县大里市),以耕田、赶车为业。乾隆三十九年(),参加严烟组织的“天地会”,不久成为台湾北路领袖。 乾隆中期,台湾吏治腐败,贪官横行。此时天地会正在迅速扩大,乾隆五十一年()七月,清政府下令解散天地会,并到处搜捕该会会员,借机烧杀抢掠,滥杀无辜。知府孙景燧进驻彰化,命知县俞峻和游击耿世文进驻大墩(今台中)。 天地会林泮、林领等逃至大里,在离大墩仅七公里的大里,看见那里火光冲天,哀号一片,感到形势紧迫,林泮力劝林爽文揭竿起义。林爽文经过考虑,不顾林姓宗亲反对,毅然率众起义,号召百姓“剿除贪官。以保民生”。 十一月二十七日,林爽文率众袭击大墩,全歼清军,杀知县俞峻、游击耿世文等。二十九日,攻占彰化,杀知府孙景燧、同知长庚等。 十二月,林爽文在彰化建立政权,被推为盟主,建元“顺天”。接着发兵攻克诸罗,杀同知董启埏、游击李中杨等;攻占淡水,护淡水同知程峻自杀。 所到之处,反复发布告示:“台湾皆贪官污吏,扰害生灵”,“爰举义旗,共灭剿除,以快民心”。消息传到凤山,以平和县庄大田为首的天地会数千举旗响应。 乾隆五十二年正月,率南路起义军攻打凤山县城。南路营参将胡图里闻风而逃,千总丁得秋、把总许得升等战死。凤山被攻克,知县汤大绅被杀。接着,南、北两路义军乘胜进兵台湾府城(今台南)。南北义军“号称十万众”,已控制着除府城和鹿耳门之外的西部广大地区。 乾隆五十二年()正月,水师提督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等,奉命率四千福建兵驰援台湾清军,却历数月因战败被“革职拿问”。 此后,以闽浙总督常青为将军,以江南提督蓝元枚、福州将军恒瑞为参赞,率八千人前往救援,也不能挽救败局,被免职。 十月,乾隆命陕甘总督福康安为平台大将军,率九千人开卜台湾讨伐。十一月,义军与清军先后交战于八卦山、牛稠山和大里。清军拥有大量枪炮,且训练有素。义军奋勇拼杀,伏击堵截,终不敌而败退,被迫逃至小半天。清军绕山抄击,搜山而俘林爽文。 庄大田退守琅桥,也受重伤被俘,被就地处斩,而林爽文被解往北京,受尽酷刑后,于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十凌迟处死,年仅三十二岁。 谢恩诏因功升任总兵,据《仁宗嘉庆实录》载:“广东龙门协副将谢恩诏,为江苏苏松镇总兵官。” (四) 据《上海市志?军事志》载:“嘉庆八年()海盗蔡牵在洋掠夺,总兵李长庚出洋剿之。”嘉庆七年(),东南海盗之乱席卷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延续了八年,直至嘉庆十四年()底,以盗首蔡牵沉船被杀,方才平定。 乾隆末,谢恩诏因镇压林爽文有功而连升六级;嘉庆初,后却又因蔡牵侵犯吴淞事而连降五级,从正二总兵降为正四品都司,入闽调用。 蔡牵(—),福建同安人,家境贫寒,幼丧父母,早年流落嵛当渔工,多次出海歉收,而被渔友所嫌弃。 乾隆五十九年(),其时渔工多是三餐不接,蔡牵从中串连,相率下海为盗。在嵛山马祖澳建五进马祖宫为据点,抢劫官船,扣留商船、鱼船取赎,或“打单卖票”(颁发执照)。当时由于海禁,船商冒险走私,以土产运供蔡牵船队,回岸谎报被劫,船队则行贩安南(越南)、南洋等地,再运舶回来内销。从此他盘踞南麂列岛,以马祖澳的马祖宫为据点,进行了长达十五年之久的海上军事活动,其船帮驰骋于闽、浙、粤海面。 在浙江南部的南麂海区,突然间杀出一支上万人马的海盗队伍,他们扬帆摇橹、踏波踩浪,纵横于万里海疆,或劫富济贫,或冒险走私。尽管当年海禁仍严,他们竟公然与清朝分庭抗礼,誓不两立。 蔡牵貌不惊人,矮小、黄瘦,左额有刀疤,身着蕉布短衫、青裤,花绸布包头,手带金镯,赤脚穿鞋,但性格果敢、机变,被众尊称为“大老板”、“大出海”。北关岛王沙宫峭壁上留有“南海屏障”摩崖题字,据传为蔡牵手笔。 嘉庆五年()后,蔡牵与流窜于东南沿海的凤尾、水澳、张保仔、矮牛、红头白底等海上民间军事组织密切联系,互相策应,活跃于从北部湾到台州洋海面。时而披山(在玉环县)时而北关(在苍南县),时而北麂(在瑞安市)时而南麂(在平阳县),行踪神出鬼没,使官军穷于应付,称之为“艇匪”。 嘉庆七年()五月初,率船队攻打厦门海口的头担、二担清军营汛,率领五百余众登岸,全歼驻军,并拆毁炮台,夺炮十三门。从此,由海盗转为反清义军,清廷将蔡牵由“匪”改称为“逆”, 清王朝震恐万状,拨款造成三十多艘“霆船”,铸大炮四十余门,聚海坛、温州、黄岩三镇及粤、闽、浙三省水师会剿。 嘉庆八年()初,蔡牵北上,但在浙江普陀海面遭到李长庚袭击,败退福建海面,仅余船二十四艘。因一度被困至粮断帆破,处境不利,遂向闽浙总督玉德诈降,又用厚金贿赂闽商更造大于霆船的巨艇,以图恢复作战能力。谢恩诏应是在此时中计上当,而降职调离的。 李长庚(—),字超人,号西岩,福建省翔安区马巷镇后滨村人,.生于年,逝世于年。乾隆三十六年()考取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历任浙江衢州都司,累升提标游击、太平参将、乐清副将、澎湖协副将、福建海坛镇总兵、浙江定海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浙江提督、总统闽浙水师,在海战中阵亡。 嘉庆九年()六月,转战移屯台湾海面,聚集大船八十艘,劫取台湾大米,以接济另一“江洋大盗”伊漳朱濆,两军联合后,军威大振。他们突现福建海面,却在浙江浮鹰洋击毙击杀温州总兵胡振声,焚毁其战船二十六艘,然后分兵三路,在闽浙洋面游弋。清廷命李长庚率闽浙水师往攻,在浙江海面击败蔡牵。 嘉庆十年()十一月十三日,蔡牵欲取台湾以建立据点,聚集战船百余艘,先攻占台湾淡水、鹿耳门,与当地义军洪老四、吴淮泗等股聚合,数百战船成队连接达三十里,占领鹿港等处,得到当地民众支持,队伍迅速发展至二万余人,蔡牵被推为“镇海王”,围攻台湾郡城、嘉义县城,攻占凤山县城(今高雄)等地,他率船队驶入台湾凤山,清廷急调广州将军赛冲阿为钦差大臣赴台督办军务,命李长庚率水师三千渡海入台镇压。蔡牵用计沉舟于鹿耳门港,以阻滞清军舰船。 嘉庆十一年()初,李长庚分路围堵鹿耳门及其附近港口,以阻止蔡牵突围。蔡牵却趁海潮骤涨沉舟浮起之际,夺取航路突围至闽、浙海面。三月,提督李长庚率大军追击,蔡部逃至粤海时只剩三艘战船。 嘉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广东黑水外洋迎战李长庚及福建水师提督张见升,受挫后仅剩大船三艘、小船十余艘。清军乘胜追击,并以火攻,让船挂住蔡牵座船后艄,蔡牵从船尾发炮,击杀总统闽浙水师的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张见升见状迅速退出战斗,蔡牵也移师远海休整。 清廷连忙命王得禄、邱良功分任福建、浙江提督,合兵围攻。蔡牵因长期作战,伤亡甚重,内部又发生分裂。 在激烈的大会战中,有一发炮弹击中李长庚咽喉,据说这一炮乃蔡牵的后妻吕氏所发射。吕氏,人称“蔡牵妈”,平阳内岙村(今在苍南炎亭镇)人,婉娈有姿色,性慧黠,行为放荡,原夫驾驭不了,便转卖于一剃头匠,后值蔡牵上岸剃头,见她眉宇间有英气,而指点谈笑中颇富韬略,便以言词挑逗,也慨然相许,遂以数十两银子赎为“夫人”。从此得以发挥她独特的才华,帮助蔡牵约束部队,不但指挥若定,井井有条,并善于应付突发事变,临阵首当其冲,勇不可挡,发炮又百发百中。某日,与清军参将项统(苍南风岙人)所率数十只哨船相遇。项统坐船梢凉伞下吸烟,部下鼓吹呐喊,顺流而下。蔡牵夫妇也并坐船梢,张伞击鼓逆流而上。及进入射程内,吕氏立即发炮,项统手中烟管被震落,俯身去拾,身后擎伞侍从已被击倒,遂即狼狈逃窜。据说蔡牵与李长庚还是姑表兄弟。 嘉庆十四年()八月,蔡牵与清军闽浙水师连续交战于浙江鱼山外洋,遭清军福建提督王得禄、浙江提督邱良功所部围击,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发炮自裂座船,与妻小及部众二百五十余人,全部沉海而死。 谢恩诏也参加这场围剿蔡牵的海战,因功升台湾水师协副将。 据《褔建通志台湾府?职官》载:“水师协副将(驻安平镇,康熙二十三年置):谢恩诏,永春州人,(嘉庆)十七年任,见列传。” 水师,即水军,海军。协,清军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一般三营为标,两标一协。副将,又称协台或副总兵,位仅次于总兵,秩从二品。安平镇,在邑治所(今台南)西南,原名热兰遮城,即效忠里,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 台湾水师协,始建于康熙二十三年()。台湾水师协副将,名为副将实为台湾水军最高长官,负责全台湾的海防。谢恩诏任职时,台湾水师协的装备已从原有的“鸟船”(船首形似鸟嘴),发展到“霆船”(装载有火炮的大船),成为台湾海峡两岸海防的一支强大军事力量。 据《清史稿》志一百十三载:“综闽省海防,所注重者,随时异宜。当康熙间,以郑氏由台、澎据海坛、金、厦,故海防独重泉、漳。其时水师以沙唬船不适于海战,改造“鸟船”。施琅之平台湾,即藉鸟船之力。及嘉庆间,海盗蔡牵窜扰浙、闽、粤三省洋面,而闽省当其中,宁、福、兴、泉、漳五郡皆剽掠经由之境,故列郡咸重海防。其时水师利用巨舰,李长庚造“霆船”三十艘,置大炮四百馀具,屡败牵于闽海,卒合闽、浙水师之力,围而歼之。最后为光绪中法之战,法人以大队铁舰专攻福州,故海防独重闽江口,而各郡无惊。同治以后,创船厂,造铁舰,筑炮台,制枪炮,海防渐臻严密。乃马江失律,尽隳前功,良足慨耳。” 据清郑兼才《六亭文选》载:“十四年()□(八)月十七日,同提督邱良功连艅〈余改宗〉南下,追蔡牵,遇于鱼山外,招集闽、浙两省护总兵孙大刚、护副将谢恩诏、参将陈登、护游击陈宝贵等各兵船,奋力追击。十八日,至黑水深洋,贼船节次击沉,遂并力攻蔡牵船。蔡牵及其妻并伙党数十人俱落水死。奏入,王得禄晋封子爵,赏给双眼花翎。邱良功晋封男爵,各赏賚有差。总督阿林保、巡抚张师诚,均从优议叙。巡抚加赏大小荷包等物,其余各官俱以次升用,或复原职,而海寇悉平。(道光十年四月初十日《苏凤翔报》)” 郑兼才(——),字文化,号六亭,福建德化三班硕杰人,清嘉庆三年()解元,纂修《台湾县志》、《台湾府志》,一生长期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等工作,为开发台湾、建设台湾献出毕生的精力与宝贵的生命,为中华民族、为台湾人民作出不朽的贡献。 又据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四册》(嘉庆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载:“臣等查现任水师总兵九员,除将籍隶福建之谢恩诏、李长庚、黄嘉谟等扣除外,谨将各员开写履历清单呈览,谨奏。”看来谢恩诏降为都司并调闽,实为朝廷调集福建本籍水师总兵入闽讨蔡本意。 (五) 嘉庆十四年()八月十七日,提督邱良功、闽浙两省护总兵孙大刚、闽浙两省护副将谢恩诏、闽浙两省参将陈登、闽浙两省护游击陈宝贵等全力追击蔡牵,并将其置于死地,因功提督邱良功晋封为三等男爵,各项赏赐有所差别,其余各将官全都依次升用,或者官复原职。 邱良功(?—),字玉韫,号琢斋,福建同安人,出身行伍,骁勇善战,屡以获盗功,接连擢升至闽安协副将。嘉庆十年,偕许松年会剿蔡牵,追至小琉球群岛,见台湾师船二为贼围,赶忙赴援,许松年因举旗招之见他未至,以违令调遣被奏核,革职逮捕刑讯,事情弄明白后才复原官,代理台湾副将。嘉庆十一年春,从李长庚攻击蔡牵,攻破洲仔尾敌巢,蔡牵却乘间逃逸,被剥夺顶戴。五月,大破蔡牵于鹿耳门,赐予花翎。嘉庆十二年,朱愤侵犯淡水,与王得禄一齐追至鸡笼洋,接连打败之,擒歼甚众,被从优叙功晋升官职。嘉庆十三年,擢升浙江定海镇总兵。嘉庆十四年八月,擢升浙江提督。与王得禄合击蔡牵于鱼山外洋,乘上风紧逼之,夜半浪急,不得前进。明日,复要阻截环攻,蔡牵且战且走,傍午逾黑水洋,相见绿水。邱良功恐日暮敌逃遁,大呼突进,以自己的战船逼近蔡牵的座船,两船的帆篷互相勾结。敌以系船的石墩冲击战船,双方陷入生死决斗。邱良功的腿肚子被矛刺伤,力毁敌人的石墩,才得以脱出。闽师赶来接应,蔡牵弹尽援绝,遂裂舟自沉。追击海盗蔡牵,身先士卒,奋勇急攻,蔡牵裂舟自沉,因此役赐封三等男爵。嘉庆二十二年,入朝觐见皇上回任时,不幸逝于途中,朝廷赏赐祭祀礼葬,赠建威将军,益“刚勇”。论功封三等男爵,爵位却次于王得禄,有人为之不平,他说:“海疆肃清,已为快事,名位轩轾(前后高低)何足计?”恩赐抚恤有加,父亲邱志仁诰赠振威将军,母亲许氏诰赠一品夫人,建许氏功德牌坊,子邱联恩袭男爵,官直隶河间协副将。 邱良功的坟墓在太武山麓的小径村旁,其故宅在金城镇浯江衔(清称西辕门)中段,俗名邱昔埕。在金城镇东门街上,观音亭右侧,建有钦旌节孝坊,系清仁宗旌表邱志仁之妻许氏良功之母,守节抚孤教子成名所建。 牌坊横梁携“诰赠振威将军邱志仁之妻,钦命提督浙江全省等处地方,统辖水陆军坊节刻各镇,加一等,记大功六次,晋封三等男爵世袭邱良功之母,诰赠一品夫人许氏坊”。,此节坊也是台湾一级文物古迹。 坊柱上有楹联四副,中以谢恩诏所赠一联最是感人肺腑: 三十五日遗孤,在昔身肩教养; 二十八年苦节,于今德沛云礽。 落款是“浙江总镇姻愚侄顿首拜赠”,总镇,为总兵的别称;姻愚侄,即姻侄,为儿女亲家的侄子。时谢恩诏任浙江提督,全称为浙江提督军务总兵官,自称总镇和称愚侄均是谦称。礽,福;八世孙。沛,充盛;古同旆,旌旗。云礽,远孙,比喻后继者;沿袭。 福建水师提督王得录赠联: 抚周月幼孤,麟阁勋名标彤管; 垂千秋壶节,鸾书褒奖表冰心。 兵部尚书蒋攸铣赠联: 鸾镜分辉,龙驹迎月; 麟图著绩,凤沼千秋。 工部侍郎阮元赠: 华表阐幽光,不负冰霜苦节; 编封绵世泽,长留史册芳声。 据《厦门名人传》列传二武功:“谢恩诏,号紫斋。住厦城。乾隆间,以征台湾林爽文功累官龙门协副将。嘉庆九年,升苏松总兵。海贼蔡牵窜入吴淞港,降都司。入闽调用,旋补黄岩游击,护瑞安副将。十四年秋,在鱼山外洋从击牵,奋勇鏖战两昼夜,牵赴海死。叙功擢安平副将,升黄岩总兵、署宁波提督。恩诏知书史,文移、笺牍手自起稿。性严察,所至前洗积习,推引贤能。在龙门曾建义学,延师教弁兵子弟及民之无力就傅者。人颂其德。提督吴必达、林君升作《水师要略》、《舟师绳墨》,恩诏重梓以行。海上事取则焉。子天骥,守备。(《金门志》编纂林焜熿采编)” 另据《台湾通志》列传武功、《厦门志》、《重修台湾省通志》人物志载:“恩诏知书史,文移笺牍,手自起稿。提督吴必达、林君陞作《水师要略》、《舟师绳墨》,恩诏重梓以行,海上事取则焉。” 据道光《廉州府志》载,知府张增(浙江钱塘监生)会同龙门协副将谢恩诏所撰奉两广总督之命而提交的沿海防务情况及计划《要口营讯章程》一文,文中有云:“合浦县属之电白寮、白虎头、大墩、南澫角、冠头岭、后山、地角、北海、龙头江、西场等处,乃廉州营所辖。”文中称谢恩诏“自乾隆五十九年(年)十二月内领驾米艇到协,俱系常州在洋巡逻。” 由此看来,谢恩诏虽然出身,不仅武功不凡,而且文笔也不错。他知书熟史,往来行文均能亲手自行起稿,编纂军事论著,撰写楹联。虽然出身职业军人,却兴建义学,自请教师教导将士子弟以及无钱上学的百姓子弟读书。 谢恩诏虽然性格严肃,但做事一丝不苟,敢于根除部下不良积习,但他能推荐和引进贤能,众口交誉,盛颂其德。除此,他喜欢支持民间活动,据说钦州(原属广东,划归广西)有一座《三婆婆庙》亦为“康熙间建,嘉庆四年副将谢恩诏重修。” 谢恩诏教子有方,儿子谢天骥继承父业,成为职业军人,保家卫国。据《厦志》载:“谢天骥,总兵恩诏子,南澳左营守备(正五品)。”据《厦门志》职官武秩:“右营守备(正五品):谢天骥永春人。(嘉庆)二十一年护。”《厦门志》职官武秩载:“左营游击(从三品):谢天骥同安人。(嘉庆)二十四年署。” 谢恩诏虽出身行伍,却能保家卫国,建功朝堂,官居当朝一品,成为朝廷封疆大吏,应载史册,特撰文以志。 (甘露聚糖肽针根治白癜风什么方法好
|